光控磁存储革命:中国团队突破下一代内存技术瓶颈
一道激光闪过,纳米磁体的状态瞬间改变——这不再是科幻场景,而是下一代内存技术的真实突破。当计算速度遭遇存储瓶颈,科学家开始向光与磁的量子世界寻求答案。
一道激光闪过,纳米磁体的状态瞬间改变——这不再是科幻场景,而是下一代内存技术的真实突破。当计算速度遭遇存储瓶颈,科学家开始向光与磁的量子世界寻求答案。
甚至AI服务器,能实现开机秒唤醒、几乎零延迟,内存和存储不再分家——想实现这个梦想,不一定非要打破冯诺依曼存算分离的架构,把内存做得更优、给未来计算机装上“磁力记忆”,速度和稳定性兼得,或许也能打造出超低功耗信息存储元件。最新的科研结果又给业界一针“强心剂”。
MRAM,全称为磁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(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),是一种基于隧穿磁阻(TMR)效应的非易失性存储技术,被广泛视为当前最具潜力的新型存储解决方案之一。
关注科技股的朋友,最近聊存储芯片是不是还只想到DRAM、NAND这些“老熟人”?其实行业早悄悄变天了——随着AI、新能源车、物联网的爆发,4个存储芯片“新宠”正在快速冒头,它们不是炒概念,而是有实实在在的需求撑着,连机构都在悄悄加仓。今天用大白话拆解这4个新方
“如果放任数据存储能耗增长,未来几十年内,它将吞噬全球30%的电能。”当瑞典查尔莫斯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《先进材料》期刊上抛出这个惊人预测时,他们同时带来了破局的钥匙——一种原子级薄的磁性晶体,能让存储芯片能效直接提升10倍。这场被业内称为“绿色计算里程碑”的
MR25H10CDF该存储器容量1Mbit(128KB×8),采用MRAM技术,无需电池备份可永久保存数据。工作电压1.7V-3.6V,支持工业级温度范围(-40℃至+85℃),适合恶劣嵌入式应用。存储单元基于MTJ原理,有无限次读写寿命(>10¹⁶次),远超
存储芯片作为半导体产业规模最大的分支之一,2024年全球市场销售额约1,655亿美元,占半导体总规模逾四分之一。存储芯片主要包括内存(如DRAM)和闪存(如NAND Flash)两大类,其中DRAM和NAND合计几乎囊括了90%以上的存储市场规模。